內容是描述二戰時的「卡廷事件」,導演沒有批判,而只是「呈現」,讓我看了久久無法言語。
相當值得一看的一部電影。(雖然該譯名很容易被認為是部文藝愛情片...)
不過,因為預設給波蘭人看的緣故,有許多基礎的知識,可能要先做一下功課會比較容易理解。
比如卡廷事件、波蘭起義。(就像我們都知道二二八、白色恐怖一樣)
愛在波蘭戰火時/Katyn
卡廷大屠殺--->維基連結參考
發生在1940年春天,背景是德俄瓜分波蘭後,
俄國認為做為戰俘的波蘭軍官們是負累,及基於其他考量,而將大量的軍官集體槍殺。
其中並包括了相當數量的波蘭菁英亦於此事件中遭到殺害。
總遇害人數估計在兩萬~三萬人之間。
1941年,德軍入侵蘇聯,1943年4月於卡廷森林發現這樁屠殺事件,
將之用以譴責俄國的暴行,打擊俄國和波蘭流亡政府的關係。
而隨著德軍戰敗,俄國作為戰勝國,推翻德國所有的說法,聲稱卡廷慘案是德軍令人髮指的惡行。
並於戰後一直拒絕解密相關機密文件,使得此一事件的真相始終是個歷史謎團。
直到1990年,戈巴契夫才承認此事件為「史達林主義的嚴重罪行」,
而於1992年,俄國方將相關文件副本轉交給波方,至此,事件終於能夠真相大白。
電影採取了數條主線的方式來敘述「一個故事」。
事件發生前,西有德軍,東有俄軍,處於進退兩難的波蘭人民;
事件發生後,先是德軍告知是俄國所為,後德軍戰敗,縱使明知是俄軍所為,
波蘭人民也只能忍氣吞聲,無法將所知的真實公諸於世,
只能聽著俄國編造一個又一個的謊言,將一切罪過盡歸咎於「邪惡的納粹」身上。
等待被俄軍帶走的丈夫回家的波蘭軍官妻子,父親被俄軍殺害的青年,
弟弟被俄國人所害,卻被「波蘭共產政府」逼迫聲明「卡廷事件是德國人所為」的姊姊。
加入了共黨,升為少校,最後因受不了良心譴責而舉槍自盡的波蘭軍官。
絕望地認為波蘭不可能重獲自由,而隱忍著培育新一輩的女校長。
親人遇害,也許選擇忍氣吞聲地活下去,也許選擇大聲地說出真相,然後被強制消音。
老實說,我會忍不住想到台灣曾經發生過的事件。
「我寧可被殺,也不願意做殺人犯。」
「德國花了五年都做不到的事,你們想在五分鐘內做到?」
「告訴我,這裡還是波蘭嗎?」
「你和他們想法不同,但作為都是一樣的;那麼,想法不同又有什麼差別呢?」
「如果每個青年都像你一樣找死,誰來建設新波蘭?」
「你有沒有為活著的人著想過?」
看到一則影評,有一段論述讓我覺得十分贊同。(大意取如下述:)(有稍微消化過)
因為俄國是戰勝國,所以就沒人追究他的罪責?因為共黨是統治者,所以真相只能成謎?
人民為了子孫不得不選擇妥協;而在新政府底下討生活的人,無法抬頭挺胸面對同胞。
發聲的人見到人們的沉默,更加地恨了,不只恨這個新政權,連不堅持的人也一併恨下去。
特別是最後一句,個人特別有感。
(該影評不長,但著實精闢啊!)
歷史已是過去,但人還是得活下去,走向未來。
波蘭總統於二戰發生七十週年紀念活動上的發言:
「卡廷事件需要我們的反思,但是在反思中需要的不只是認識事件的真相,
更重要的是認識事件的原因。」
至今,卡廷事件仍是俄波兩國關係的一個心結,仍待雙方共同努力去化解。
本片令我不禁想到台灣曾發生的歷史,那些曾被迫消音、掩蓋的歷史。
從而,有許多看完後,仍難以言喻、表示成文字的感想。
或許我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消化完畢,所以,心得文就暫先到此告一段落。
不然,接下來會是更亂七八糟的叨叨絮語了。
............
回覆刪除「大聲的說出真實」
「妥協現實而活下去」
只是在於價值觀的取捨而已,沒有對與錯誤
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死在正義之下
不是每一個人能夠忍耐困苦的現狀,活下去
這有好壞之分嗎?
人是堅強到不可思議,又脆弱無比的生物
這種事情......我不想說的太肯定,如果是我重要的人,鴨子希望他作個懦夫也好,也要活著回到我身邊啊.....這種想法似乎太自私了些呢~笑
但是現在台灣是一個~各翻舊帳到習慣的地方,這~也算是好事吧?雖然每天每天都很熱鬧就是了
版主回覆:(10/13/2009 02:50:27 PM)
我也同意,無論選擇什麼,都沒有對或錯。
如果重要的人「還活著」,我也會同鴨子一般的想法吧。但如果已經「遇害了」,卻也可能轉為真相的追求,因為只剩真相可以稍稍慰藉靈魂了。
只能祈禱這個世界,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人為傷害了。
看起來不錯
回覆刪除